PART ONE
分析儀器確認意義

定義
AIQ(Analytical Instrument Qualification)分析儀器確認
用于證明和記錄儀器正確安裝、正確運行并得到預期結果的書面證明。

法規要求
中國GMP 第一百三十九條 企業的廠房、設施、設備和檢驗儀器應當經過確認,應當采用經過驗證的生產工藝、操作規程和檢驗方法進行生產、操作和檢驗,并保持持續的驗證狀態。

檢驗準確性要求

數據質量金字塔
以上是USP-1058提出的經典的數據質量金字塔:
(1)分析儀器確認:證實儀器滿足預期用途。
(2)分析方法確認或驗證:證明分析方法能夠實現預期目的。
(3)系統適用性:證實系統能夠達到預期目標。
(4)質量控制檢查:證實樣品分析的準確性。

分析實驗室將樣品轉化為信息的流程
分析儀器的確認作為分析過程中保證數據準確、可靠、安全的重要一環,應從檢驗流程及數據可靠性的角度提供采購需求,并開展AIQ活動。
PART TWO
分析儀器分類
實驗室中儀器種類和數量眾多,一般依據儀器的復雜程度對儀器進行分類,從而制定相應的管理和驗證策略。
目前制藥行業上,比較通用分析儀器確認分類原則可以參考USP-1058。
分析儀器的分類,據儀器的復雜程度將儀器分為三類:
A類(低等風險儀器):此類儀器不具備測量功能或者校準需求,供應商的技術標準可以作為用戶需求。
B類(中等風險儀器):此類儀器具有測量功能或提供實驗所需的溫度、濕度等,儀器控制的物理參數(如溫度,壓力或流速等)需要校準,用戶需求一般與供應商的功能標準和操作限度相同。儀器無需獨立的計算機系統進行控制。
C類(高等風險儀器):具有計算機化分析系統的分析儀器,其功能、操作和性能限度應該符合特定的分析需求。
對于軟件確認部分,UPS1058將分析儀器中軟件的使用分成三類
固件
儀器控制,數據獲取和運行軟件
外置軟件
PS:UPS1058參考的是舊版的GAMP5,因此USP1058對儀器軟件部分的分類并不十分適用。

結合GAMP?5的USP1058的儀器分類
結合GAMP?5的USP1058的儀器分類,可以將儀器分為A、B1、B2、B3、 C1、C2、C3類,從而對各類儀器計算機化系統分類確認。
PART THREE
分析儀器分類評估

進行儀器分類評估最佳時機
確定儀器使用用途,儀器購買前,進行分類評估。
建議的評估小組組成
儀器操作人員。
儀器維修工程師。
檢驗工程師。
QA。
驗證工程師。
其他人員。

評估資料準備
儀器檢驗樣品信息(可只填寫典型樣品)。
儀器相關的檢驗方法。(可只填寫典型方法)。
儀器操作使用手冊或儀器使用說明書(如有)。
儀器的檢驗原理(如有)。
儀器防止區域。
儀器工作環境。
評估問題及方法
分析儀器分類評估將分五個階段進行。
第一階段
評估儀器的GMP影響性,回答1個問題(Q1):
Q1:儀器或儀器產生的數據是否與GMP相關?
如果回答是No,該儀器與GMP不相關,終止評估不予以分類;如果回答是Yes,則進行第二階段的評估。
第二階段
區分A類儀器和B/C類儀器,回答2個問題(Q2-Q3):
Q2:該儀器是否具有測量性能?
Q3:該儀器在購買后是否進行校準或檢定?
如果Q2到Q3每個問題的回答都是No,判定為A類儀器。如果其中一個回答是Yes,即確定為B及C級儀器,進行第3階段評估。
第三階段是區分B類儀器和C類儀器,回答1個問題(Q4):
第三階段
區分B類儀器和C類儀器,回答1個問題(Q4):
Q4:是否具有一個單獨的計算機用以控制儀器或者數據采集?
如果Q4的回答都是Yes,判定為C類儀器否則判定為B類儀器。
第四階段確定是否需要準備和實施預防性維護保養(PM),此階段所有儀器都需要評估,需要回答1個問題(Q5):
第四階段
確定是否需要準備和實施預防性維護保養(PM),此階段所有儀器都需要評估,需要回答1個問題(Q5):
Q5:如果儀器是否需要更換備件/耗材或儀器供應商建議進行預防性維護保養?
如果Q5回答是Yes,該儀器需要制定并實施PM程序,如果是No,不需要PM程序。
第五階段
確定是否需要準備和實施再確認(REQ),此階段所有B和C類儀器都需要評估,需要回答1個問題(Q6):
Q6:是否需要對此儀器定期進行性能確認以保證儀器的正常功能?
如果Q6回答是Yes,該儀器需要制定并實施REQ程序,如果是No,不需要REQ程序。

輸出的評估結果
包括但不限于:
儀器分類級別。
儀器是否需要制定并實施PM程序。
儀器是否需要進行再確認。儀器放置區域:儀器的存放條件、儀器的工作條件。
儀器尺寸預估:面積和體積,長、寬、高等。
儀器公共支持:如需使用水、排風、特殊氣體等。
儀器的關鍵參數:如是否涵蓋實驗溫度范圍,溫度精度,精密度要求等。
儀器附件:樣品量需求、檢測器類型等。
儀器的再確認周期。

儀器確認程度評估
對于低風險等級的A類儀器需要遵循GEP的要求進行調試;對于中等風險等級的B類儀器,除了需要遵循GEP進行調試,還需要進行安裝確認(IQ)和運行確認(OQ);對于高風險等級的C類儀器,需要進行完整的安裝確認(IQ)、運行確認(OQ)和性能確認(PQ),購置非商業化檢驗儀器,需要進行設計確認(DQ)。
對于提供GMP測試關鍵環境的B類儀器設備同樣需要進行性能確認(PQ),如生物安全柜,滅菌器,關鍵溫控設備如冰箱、培養箱、穩定性試驗箱等。

關于儀器分類評估的幾個建議
關鍵項目需求說明
對于評估為A類和B類的儀器,推薦簡化的URS流程,摘取其中最關鍵的部分,如尺寸、容積、控制的物理參數、配套附件(如打印機)、控制精度、報警、數據可靠性要求等。
簡化的URS流程與URS本質一致,僅對內容進行精簡、簡化審批流程。
改變儀器用途
當儀器改變用途時,需對儀器進行重新分類評估。如用干燥法用于水分測定的烘箱變更用途為干熱滅菌。由于儀器的使用條件發生變化,需要重新對儀器進行分類評估,對更改用途后的儀器進行確認。
可預見的用途改變。如穩定性試驗箱常用于長期、加速等可預見的使用條件,在投入使用前,最好完成長期、加速兩個條件的確認。
基于檢驗流程的基礎上進行儀器的確認
購置儀器前,基于產品的檢驗需求,使用括號法,確定儀器的使用需求。
儀器確認前,基于產品的檢驗需求,補充確認的范圍。
作者:李永志

